官橋園區系泉州開發區管委會與南安市政府合作開發的產業園區,地處南安市官橋鎮區東北部,總用地面積1500.18公頃(約15平方公里),按照園區控詳規劃,其中園區居住用地99.73公頃,占比6.65%;綜合商住用地37.4公頃,占比2.49%;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38.05公頃,占比2.54%;工業用地533.18公頃,占比35.54%;物流倉儲用地21.55公頃,占比1.44%;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219.51公頃,占比14.63%;綠地用地337.34公頃,占比22.49%;水域用地61.4公頃,占比4.09%。官橋園區周邊區域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屬于泉州南翼新城規劃區外北側邊沿,與高鐵站點周邊連成一體,形成南翼新城的北組團,與清濛園區、泉州綜合保稅區形成“三點一線”串珠式的發展態勢。園區地理位置優越,陸、海、空交通便捷,東距泉州綜合保稅區1.5公里、清濛園區6公里、泉州市區12公里,北距南安市區15公里,南臨國道324線;福廈、泉三、環城等高速公路5個出入口、泉州和晉江動車站、泉州港石井港區均在10公里半徑范圍內,距離廈門機場77公里、晉江機場15公里。 “飛地模式”的演繹,拉開再造一個開發區的絢麗序幕。2010年6月,泉州市人民政府第74次市長辦公會研究決定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南安市合作開發官橋園區。7月30日,開發區與南安市政府正式簽訂合作開發官橋園區框架協議。作為泉州市乃至福建省“飛地發展”的新探索及開發區清濛園區“優二進三”、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載體,官橋園區將按照“上市公司創業園、品牌企業承載體、現代化服務業新高地”的功能定位,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進行高起點的園區規劃,科學的開發建設,并同時注重完善配套功能,把官橋園區建設為以自然景觀為依托,以生態發展為前提,綜合發展傳統優勢產業、新興產業、現代物流、現代服務、健康居住等完善城市功能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示范生態型工業新城,未來將形成“一心一軸七區”的空間規劃結構。一心:即為綜合服務核心園區,包括行政中心區、新興產業孵化園區、企業創業園區、企業總部及商業金融區。一軸:即為聯系園區東北方向的交通發展軸,東與泉州綜合保稅區相聯系。七區:即北部工業園區、西北部工業園區、西部工業與物流園區、南部工業園區、發展中心區、研發創新園區和居住配套園區。 |